越来越多青少年选择呆在家里足不出户6 H1 Q. |8 {0 Q: V
专家认为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关注 ■御宅个案) d( ?4 a4 K) Y
18岁少年的御宅生活
* L4 r- V$ q; e5 l G X 要跟18岁的男生杨明(化名)约会,是件不大可能的事情。家住海珠区革新路的杨明,放学后只喜欢回家,在自己屋子里上网看动漫、看书或者听听音乐。他除了知道从家到学校的公车路线外,周围还有什么小区、超市等他一律“不清楚”。他通常不接手机,“可能有时欠费了,同学打不进吧。”最近,他更是一个多星期没看过电视,“不知道世界发生什么事情”。杨明两点一线的生活,被同学们称为“宅男一族”。
+ K% e* ^/ C" W* g 身高1.73米的杨明,剃着小平头,戴着一副绿色的眼镜,笑起来时含蓄地露出钢牙套。“不好意思吖,这是什么意思啫……”广州仔杨明说话带着浓浓的动漫腔,他的话题也离不开动漫,“我认识的一个宅男(同学),在日本买的40多本动漫书花了一万多元”。+ `, Q0 r P) [/ H; ?
杨明从网上认识了不少“宅一族”。“哗啦”就是其中一位,“哗啦”的女朋友是“宅女”,不过他们近四个月都没有见过面,“什么事情都在家里上网聊”。; J& h/ e) P4 W% G4 K' h1 { _
“只是呆在自己屋子里时间比较多吧。”这是杨明认为自己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。前段时间放寒假,杨明睡醒后就只开机上网,除了上厕所外,他不会走出房门。“早、中饭都不吃,一天只等到爸妈晚上回来时才一起吃饭。”曾经有一次,他从早呆在屋里上网直到第二天清晨。结果,他的父母给他限定上网时间。如果时间一到,杨明还不下网,他会被请出有电脑的房间,“房门要上锁”。4 w& }6 h6 X1 L: V( |) s, G
“放学后只想回家”,杨明也看不惯同学们会三三两两约去网吧打机,“网吧人杂,又有烟味”。“我也不喜欢交女朋友喇,影响学习嘛!”最近一次杨明足不出户的纪录是3天。( V( }% r) N: q
在广州,像杨明这样爱躲在家里的青少年越来越多,他们把自己叫做“御宅族”。平日里,他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,在屋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比如上网看动漫、玩游戏,或者爱好收集物品。据杨明介绍,他成为宅男是因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“美术设计”很执著,喜欢上网不停地搜集各种动漫的信息,让他有更多的素材、灵感。另外,他属于性格内向的人。- S5 s8 U# P% e; A% e8 Z" R5 o
“御宅族”们有共同的爱好,他们崇拜日本的动漫、电玩。像杨明,他呆在家里上网时,会忘记时间、事情,但他却能准确地说出近期动漫的情况,看过的上百本动漫书里的每个情节、台词他都清晰记得。有些“御宅族”还会自学日语,看日文动漫书,并模仿书中人物言行举止。+ j, X3 k8 h9 n( o/ V/ f
2 ]" n7 M+ F" k) n. j# ~1 V& p: H Y# ]7 U
动漫网络成为“宅”理由 “我中招了!”在广州一职业中学里读书的“爱喇”说。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,“爱喇”只喜欢在家里看动漫,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宅女。 不好动的“爱喇”本来认为假期只要有动漫看,“即使一人也不会觉得闷”。所以“爱喇”在家里争取时间,把能看的动漫看完。等到寒假一过,“爱喇”才想起自己有十多天都没有出过门了。
. W! N4 E; a% B% q/ m) O6 t “爱喇”说,开学后她必须暂告“宅女”一段时间。为了修心养性,她索性把QQ的签名改为“开学啦”,提醒自己少看些动漫。
9 I" c+ ]" I, b “像‘爱喇’这种现象是属于半宅”。国内第一家“宅男宅女”论坛的站长王璠认为,“现在,不少学生喜欢躲在家里看动漫、玩游戏,这成为了他们依恋在家的理由。”
5 M, N. h/ M" j' V- q1 g+ C 25岁的王璠以前也曾经封闭自己,沉迷于网络。努力“脱宅”后,他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。现在王璠致力于帮“宅男宅女”们“脱宅”,因此他建起国内第一个“宅男宅女”论坛,希望他们都能更好地上网交流。这个论坛于2007年12月份上线,至今注册的会员约有3000人。来过他的论坛的,有宅一族、学生、自由职业者,也有住家的师奶。 ) S+ g' T, t' p: i$ U' m
在王璠的论坛上,专门设置了动漫、游戏的专区,为的是能够吸引到“御宅族”的关注。然后设置“爱宅”区等,让“宅男宅女”们能够同类相投,互相帮助与爱护。“论坛提供一个平台,让大家交流脱宅的方法,然后线下我组织他们活动,帮助他们脱宅。” / W/ X6 q- c+ a: G% ^: x! t: O) U. G
, P5 J' Z$ _$ P5 o香港约有万名隐蔽青年7 k" C5 {6 E0 I8 N
广州到底有多少“御宅族”?这个数据很难统计。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胡良喜介绍,在香港,像杨明这样的青少年也被称为隐蔽青年。以三个月作为观察期,最严重的是完全隐蔽的,自己躲在房间里,跟父母也不说话,只是会走出屋子来吃饭。第二种是基本能与父母有些沟通,第三种就是与社会基本接触,比如学生上完学立刻回家。四年多前香港有机构走进学校做调查,发现当地约有7000多名隐蔽青年,“现在我估计有近万名”。/ h/ U, |. B. A2 V" @
赵广军志愿服务队心理咨询师陈丽茹曾对日本的御宅文化做过了解。她认为,御宅文化可以在中国播散,是青少年把对现实的失望寄托于虚幻世界。“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中国最早的一代独生子女,是被家里宠爱的孩子,”一旦独立面对社会,却发现一切都不如自己的想象,过去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一旦脱离家庭便瓦解得荡然无存。他们的内心是失望的,也是迷茫的,被宠大的他们与日本御宅族一样也具有强烈的自恋倾向,所以他们会痴迷于一种事物,其实寄托的是对自己极度的迷恋。 2 e7 U8 B! X9 d* h0 I
|